湖南大学生网
湖南大学生网 首页 资讯 校园资讯 怀化学院 查看内容

院长谭伟平在怀化学院二届二次教代会暨工代会上所作报告

2010-12-29 22:27| 发布者: 伽奇·胡| 查看: 51| 评论: 0

:2010-12-29 10:12:06

高举改革大旗 坚持内涵发展

——在怀化学院二届二次教代会暨工代会上的报告

谭伟平

(2010年12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

一、二届一次教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9年4月第二届一次教代会暨工代会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善了办学条件。一年多来,学校投入资金约9000多万元用于基本建设、维修改造等工程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4万多平方米。教学基本条件持续改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9900万元;藏书量稳步增加,馆藏纸质图书达106万册,电子图书达238万册。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示范实验室各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6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 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仅2010年度就获批9个项目,到位资金1500万元,立项数及受助资金在全省院校中名列前茅,为我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推进了专业建设。坚持专业设置及建设的市场导向,一年多来,成功申报4个专业,使我校本科专业数达39个。加大了专业建设力度,现建有校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实践教学平台明显增多。

(三)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新思路。设立了学科规划建设办公室,强化了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一年来,我校学科建设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明晰,拟定了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孕育应用学科与新兴学科,扶持重点发展专业的支撑学科,构建“申硕”学科群的基本策略;突出了学术团队构建、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了学科和科研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意识,突出以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点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同时,在重点学科建设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创新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四)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一年多来,我校师资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明显改善。新增教授14名,引进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58名。学校现有正高69人,博士51人,硕士357人,正高、博士、硕士分别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3%、5.4%、37.6%。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4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交流、展示、评比活动,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意识不断强化。同时,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培养并选聘了一批中青年管理人才。

(五)提升了科研层次。一年多来,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30篇,其中被SCI等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22篇。科研立项成效显著,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18项,进校科研经费达243万元。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和社科成果奖15项,其中省级3项;获成果专利4项。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挂靠在我校的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获批增设为省社科研究基地,目前我校省级研究基地达到2个。

(六)提高了教学育人水平。加强了教学日常管理,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为新起点,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改革全面铺开,教务、学工、团委等部门通力合作,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以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以上,考研升学率继续保持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学生参加全国和湖南省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成绩优异,获奖达600多人次。在刚刚结束的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我校获得了金牌46块、银牌38块、铜牌17块以及学院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七)强化了科学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修订了物资设备采购、公共资源有偿服务、基建工作程序、代管经费管理、差旅费管理等15个文件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对人、财、物的管理。二是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国培计划实施顺利,社会反响较好。三是提升了外事工作水平,与德国、美国等国外高校建立了教师培训、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我校外籍教师再一次获得潇湘友谊奖。四是加强学生管理,重点是探索实践新形势下的招生就业管理模式,畅通了进出渠道。五是加强预算管理,保证了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保刚性增长,控制软性开支,合理调配有关项目资金,构建了财务管理良性循环机制。六是强化了后勤管理,启动了东区第二食堂运营方案,东西两校区食堂在物价上涨较快的背景下,保证了食堂供应平价运行,为维护校园稳定做出了贡献。

(八)提高了教职工待遇。一年多来,学校共投入了954万元,用于改善民生。主要包括增加教职工津贴474万元,住房公积金147万元、教师节的慰问金21万元、医保铺底60万元,误餐费100万元,增加了退休人员生活补贴152万元,2010年人均增长4000多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修建了教工宿舍停车场,添置了一批健身设施,驻长沙办事处住宿环境大为改观,进一步方便了教职工出差办事。

(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方案。学校明确由办公室、评建办、学科规划办、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学校的“十二五”规划方案,包括一个总规划:事业发展规划,四个子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学校在专业、学科、师资、基建、两型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确定了学校从外延建设到内涵发展转型的重点和要点,这将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十)发挥了服务地方的应有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作为怀化市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一年多来,我们发挥学校在人才、学科专业和科研等方面优势,全面提升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各单位及各级领导加强了与怀化市有关单位、企业的联系,服务地方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合作共建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二是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以项目为抓手,与地方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合作,仅联合申报科技项目达5项。三是校地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与麻阳县的战略合作开局良好,与建南机器厂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7月,怀化市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怀化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的通知》,意味着校地合作迈出了新步伐。

一年多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刊登了《一所偏远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之变》、《模式一变气象新——怀化学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摒弃同质化打好“地方牌”——怀化学院特色办学素描》等文章,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地合作模式创新等发展改革的新举措给予了较高评价,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办学育人的影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不足:与兄弟院校相比,我校的综合实力不强;师资队伍与办学需要还有差距,教学、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科技整体水平不高,进校科研经费总量偏低;招生就业工作尚未完全适应形势要求,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招录、培养、输出的机制有待完善;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下一年度工作设想

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改革要做强,质量是核心。目前国家的教育改革步入了新的起点,由原来的大改革、大发展转向了教育质量大提高的新阶段,提高质量将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1年,是全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是全省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的重要一年,是怀化市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努力跻身全省第二方阵的重要一年,更是我校“十二五”开局之年。根据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我们将立足现实条件,把握当前机遇,分步骤、有重点的抓实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下一年度工作的设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坚持育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转变办学思路,增加办学实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及考试考评方法,全面推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加强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管理,对已立项的各级各类项目要抓落实,克服和改变只重申报而轻过程建设和成果形成的现象,切实为推进教学改革并产出成果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启动新一轮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围绕教学改革,修订和完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实施教学工作量包干制、竞赛课程化和校园活动项目化。完善校内津贴分配和竞争激励机制,分配制度由现行的重身份向重能力、重实绩转变。提高绩效工资比例,教学系列岗位津贴要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鼓励教师敬业、勤业、精业。改革激励机制,重点奖励在教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探索、研究教师的收入增长机制,在拉开差距的同时稳步提高教师收入水平。

三是探索招生就业模式改革。加强招生宣传,拓宽招生渠道,适应新形势对招生工作的要求,积极按学科或专业大类招录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配文理专业、外省招生的比例,恢复部分生源充足、就业看好的专科专业招生。积极推进“3+1” 就业实习管理模式;探索实践、实习新的改革模式,加强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招生与就业、就业与实习见习、校友联络与毕业生跟踪调查、校友联络与就业推荐的密切联系机制,积极拓宽就业市场。

四是推进校园节能工作改革。依托“两型校园”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及节水节电目标责任制等长效机制;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校园节能改造项目,建立水、电远程监控平台,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降低资源损耗,创建资源节约型校园。

(二)以发展为主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以评估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着力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凝炼和打造我校本科教学的亮点,狠抓薄弱环节整改和特色项目培育,推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查找教学的不足和存在问题,真正实现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高质量”。

二是以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上水平促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和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打造品牌学科,彰显学科特色,创建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和学科培育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重点学科集群。加大重大科研和教改课题立项、奖项的申报力度,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着力培植,力争明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项目3—4项,进校科研经费年增长超过20%以上。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完善科技工作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过程检查,促进科研项目地方化、成果化,推动我校获得更多层次高、份量重、有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三是以环境优化促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校园软环境建设力度,重点是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营建良好的教风、学风,弘扬怀化学院四种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重视民生,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强校园硬件建设,稳固外延发展,重点是抓好东区征地、东区新修学生公寓、逸夫楼、西区音乐厅等项目的建设和维修工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构建良好的环境。

四是争取发展资金,提供办学保障。争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及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支持,通过银行贷款、社会和校友捐助、校地合作等方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提高支撑学校发展的能力。深化校地间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等实质性合作,扩大吸纳资金的渠道,开源节流,将增长的资金更好地用于发展和改善民生。增强基建项目招标、审计的科学性,严格基建工程管理程序;加强资产管理,规范大宗物资采购程序,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三)以人才工作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对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科研创新团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引进高水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健全选拔体系,完善培养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与学科专业发展相匹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二是人尽其才,合理使用。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实行任职资格水平分类评定和职务岗位分级聘任相结合。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强化流动编制管理,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是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将“双师型”教师列入各单位人才引进计划,对积极接受各类实践操作培训、专业技能培养、行业资格认证的教师给予经费支持,保证“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聘、考核上应有的待遇。启动人才强校“双百”工程,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力争新增100名博士和100名“双师型”人才。

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规范教师学术研究行为,培育良好的学术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和评价机制。

(四)以育人为中心,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

学生是教师存在之本,是学校立校之基。一是维护学生正当需求和合法权利。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扶助、教师捐助、学生互助的扶贫帮困体系,想方设法解决好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预防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倾听学生在食宿安排、水电供应等方面的正当要求,对事关学生利益的矛盾、问题要及时化解,将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围绕学生成长和成才,调整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将育人工作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找准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衡点,实现个别教育和集中管理、课堂教育和课外育人的有机结合。创新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类主题活动,建设一批校园文化活动精品项目。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方式,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心系学生,要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值。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任务。在此,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让我们振奋精神,团结拼搏,锐意创新,按照“十二五”规划,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大学生要找工作,就上湖南大学生人才网..
长沙理工大学自考在线报名咨询!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广告投放|手机访问|无图访问|联系我们|湖南大学生网 ( 湘ICP备10000310号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部份内容来源网络和网友发布,供大家交流学习参考之用, 版权归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Powered by 5+7WorkRoom System by Discuz!X2

© 2008-2011 XunNets.com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