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生网
湖南大学生网 首页 资讯 校园资讯 校园聚焦 查看内容

大学的“为我所用”人才观

2009-11-30 11:06| 发布者: 教官·胡| 查看: 41| 评论: 0

近日,网上一个题为《武汉大学对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的帖子称,武汉大学的著名教授、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博士两年前患上罕见的神经元传导障碍,已经病危,然而武汉大学今年竟派员到他病床前,当着不能言语、靠呼吸机维生的张在元宣布:终止其与武汉大学的聘用合同,停止提供医疗费和住房。武汉大学宣传部门负责人11月16日表示,确有与张在元教授终止合同一事,但网上内容片面,过度夸张。
上述场景,确实有些“夸张”——— 但不知是网友的表述夸张,还是学校的做法确实夸张:对于一个病重的教授,哪怕合同到期,也不至于采取这么“夸张”的方式,在病床前宣布,或可以采取更“人道”的方式,告诉他的家人。

对于这则消息,我想,接下来很多评论,将把武大对待病重教授的态度,和普林斯顿对待纳什联系起来——— 普林斯顿大学曾宽容地让长年患幻觉症的数学家纳什在那里生活了30年,给予他巨大的爱护。而最后,纳什恢复了健康,并且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大学要有大气、大爱,这样的论述已经很多了。将武大与普林斯顿大学一比,高下即现。但是,我更想说的是,这一件事反映出当下大学的另一个困境:引进人才的使用与管理。

从武汉大学校方作出的《关于张在元教授终止合同问题的情况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张在元教授只是武大的兼职教授,按现在高校流行说法,是“柔性引进人才”,其人事档案关系不在学校,亦不享受校内教职工住房及公费医疗等福利。因此,按照聘用合同,武汉大学对张教授已经“不错了”:校方解释是,2006年,张教授重病入院后,虽然长期不能在岗工作,学校仍旧按原合同约定继续发放其薪酬用于其医疗和家属生活。

对于这一次引进人才,武汉大学可能一直后悔“亏了”,人才刚引进不久,就生病“长期不能在岗工作”。也有一些网友,赞成武大的做法,总不可能由大学一直养“功勋教授”,法律也会支持武汉大学按合同办事。按照高校人才引进的目的来说,确实如此,因为引进人才,是“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你现在派不上用场了,当然也就没有价值了。

但是,当一所大学要朝更高水平发展时,这样的“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则注定了人才管理的短视与功利思维。分析近年来高校的人才引进,“功利”无所不在:看重“引进人才”的人脉资源,以期帮学校获得在各种评审、评奖中的话语权;看重“引进人才”的学术江湖地位,以期在课题申请、项目立项中,得到更优秀的表现;看重“引进人才”正在做的学术研究,以期望在很短时间中,就增加学校在这一学科领域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数量……这样的“为我所用”,由于学校只在乎对方的人脉资源、江湖地位、在其他机构的成果,而不注重人才与学校环境的融合,不关心人才究竟在本校起到怎样实质的作用,很有可能当对方这些资源用光或者利益分配出现冲突之后,而走向“一拍两散”的结局。

国外大学的终身教授制度走的是另一条道路:“为我所有”。对于教授而言,终身教授制度意味着,学校没有充足的理由不可随意解聘教授,教授由此不受经济、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影响,可以有教育自主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而对于学校而言,则把教授真正作为发展大学的宝贵资源,尊重教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术环境为教授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以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来评价教授的教育与学术贡献,促进教授做高水平学术研究。

我国高校现在还普遍实行(甚至推广)对教授的合同聘任,一年一考核,以考核结果兑现工资,美其名曰是为了让教授们勤奋、不偷懒,但在这样的指标学术、功利学术之下,只见一批“学术民工”,却难见学术的从容。在这样的考核指标之下,教授们确实是不敢生病的。对于全职教授尚且如此,何况“为我所用”的兼职教授呢?

武汉大学的声明说得条条是理,按照表格管理、指标管理来说,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以这样的管理思路来发展大学,不是在办大学,而是在办一个加工厂。如何以建真正的大学的理念,来规划学校的教师资源建设,这是比空说“大气”、“大爱”更现实的问题。没有这些,“大爱”、“大气”将止于空谈。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大学生要找工作,就上湖南大学生人才网..
长沙理工大学自考在线报名咨询!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广告投放|手机访问|无图访问|联系我们|湖南大学生网 ( 湘ICP备10000310号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部份内容来源网络和网友发布,供大家交流学习参考之用, 版权归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Powered by 5+7WorkRoom System by Discuz!X2

© 2008-2011 XunNets.com

回顶部